|
张文显和陈光中担任顾问、王奇才主编的《中国法学大事记1978—2018》一书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
|
|
犯罪是最能反映出人之本性、社会之弊端的行为,刑罚是国家对个体最严厉的惩罚,一个社会对犯罪的界定与惩罚也最直接体现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以及文明发展程?#21462;? |
|
|
一段时间以来,新的刑法规避行为不断翻新,给刑事立法和司法工作造成?#24605;?#22823;挑战。刑法规避是指自然人或单位为了逃避刑事制裁,通过改变或制造某种与定罪相关的事实,从而获得无罪或轻罪处理结果的行为。 |
|
|
法官释明权行使的效果能够克服辩论主义的弊害,使有关当事人在遇到特定情形时获得司法?#31995;?#24517;要救济,让诉讼双方力量在实体上更趋于对等,从而实现诉讼效益的最大化。 |
|
|
无论属于哪一种密切关联所导致的竞合,普通盗窃和入户盗窃之间都不可混同,即不可将全案一体视为普通盗窃或者入户盗窃中的一种。
|
|
|
在我国犯罪轻刑化趋势不断发展,轻罪诉讼体系逐步完善下,可以预见将来绝大多数的轻罪案件将通过刑事速裁等轻罪诉讼程序解决。在此背景下,轻罪冤假错案的防范亟须加强。 |
|
|
只有好作品得到市场的奖励,才能吸引到更多优?#39318;?#28304;,才能?#20013;?#20135;出佳作;一旦作品失去法律的保护,则内容生产将逐渐陷入劣币淘汰良币的恶性循环
|
|
|
只有不仅严肃惩戒,而且同时也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充分将“惩”与“奖”有机结合起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才是全面完整的。
|
|
|
“无讼?#20445;?#24182;不是说?#38750;?#26080;矛盾纠纷,或是刻意回避矛盾纠纷,而是有了矛盾纠纷,如何化解在诉?#29616;?#21069;。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社会管理创新,通过矛盾纠纷的预警排查、法律宣传,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 |
|
|
亲属间侵财犯罪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犯罪情形,通过严格限制亲属条款的?#35270;梅段?#21644;条件,在对犯罪分子进行?#23454;?#30340;惩罚和警示的同时,有利于实?#20013;?#27861;的特殊预防目的,也能更好维护我国家庭伦理道德和社会结构的稳定。
|
|
|
在保健食品标签上加标警示语,能提高公众对药品和保健?#29359;?#24565;、功能的辨认?#21462;?#24102;警示语的保健食?#32602;?#26159;防范滥用的一个宣传载体。
|
|
|
学者们只有怀抱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深刻关切、为国为民做学?#23454;?#36828;大志向,才能真正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见解,做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
|
|
经济法伴随改革开放进程产生并不断发展,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中国经济法学也随之产生发展,并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日益走向繁荣。
|
|
|
对于?#20999;?#21487;能关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类型,应当调整主要由当事人负担诉讼成本的做法,提高国家税收支付的比例,减收或者免收当事人交纳的诉讼费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21202;?#26696;件类?#22270;?#20813;诉讼费用时,必须区别对待双方当事... |
|
|
时下常有人抱怨法律不够完善、法律不够严厉,导致法律的刚性不足。事实并非如此,经立法机关多年努力,我国立法工作卓有成效,法律体系已日趋完善。与此同时,所有法律均有国家强制力作后盾来保证实施,刑事法律更不用?#25285;?.. |
|
|
虚假诉?#26174;?#30446;前司法实践中呈增多趋势,对司法秩序、司法权威、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以及对国家、集体、第三人合法权益均有着严重危害,因此,对虚假诉讼进行甄别防范与惩戒显得?#20219;?#37325;要。
|
|
|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天?#21183;?#28165;、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 |
|
|
针对违法成本低、违法收益高等问题,还应从立法入手,加大惩处力度,让虚假中医药广告的经营者、发布者、代言人不敢为 |
|
|
交通安全执法须跳出“执罚”的逻辑,一方面须改变功利执法的思维理念,另一方面则需要强化执法机构与具体执法行为人执法权力的约束与限制,同时保证执法过程受到监督与制约,并加大不按程序执法行为的监督处罚力?#21462;? |
|
|
近年来,“?#30340;幀?#27492;起彼伏,成为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20013;?#27861;律法规对危害公?#27493;?#36890;安全的行为惩罚还不到位,亟待完善相关法律。 |
|